其實買電腦挑菜單最直接的問題就是
預算
這是我在原價屋上最後的估價單
有些轉去pchome上採買,今天剛好配上8/20有3c折價的活動
所以我就順便折了一下12000-1000的方案
顯卡式GTX3050 技嘉的三風扇6990
多買了一隻美光的m.2 ssd 2t 的 是gen3的 要當資料碟 2290
跟兩隻散熱片390x2
和一顆ups 不斷電系統 也是兩千多
總共花了3萬5千多
其實跟我本來的預算比還是差了一些
本來是想說最好3萬內有找,後面組了一台快4萬的
但結果組了3萬5
也算是走了一個中庸之道?
預算真的是一個可以打死一大堆人的最大問題
反正電腦相關問題
基本上都跟預算有關
我們都想要比較好的cp值跟自己想要達到的效果
這點應該大家都一樣吧
像我的話
顯卡真的不是我最care的重點,因為我自己本身是有雙螢幕都是用hdmi
很多設備像是擷取卡跟分配器也都還是hdmi的
我知道dp可以把螢幕跟顯示的效果弄得更好
補充一下之前聽到的小知識 dp發展的其實比hdmi早,只是當初的製造成本比較高,但技術發展到現在,其實成本下降,技術也提升了
想要更好的顯示效果的話,基本上都會改成dp接頭,本來的dp接頭只出現在商用的套裝主機或工作站上( 可以佐證前面提到的成本高的部分)
所以現在4k 2k很多都用dp的線
選擇R7是想說之前都沒用過amd的產品
想說給彼此一個機會,讓大家認識一下
搞不好一試成主顧
1來是12 13代的i7 i9 要用win11會比較能吃滿效能
r7 r9是不用
再來是相容性的問題,同事有提到說A+A或是I+I的話反而比較容易出現問題
這點我是不曉得,只是剛好有這個想法就來實驗看看
所以菜單是長這樣
曜越的機殼跟電源只是自己當初很喜歡卻沒買過,圓自己一個小夢而已
wd是自己從機械硬碟時代就很喜歡用的品牌
美光則是從ps4時期就在用的ssd品牌
都算是挑熟悉的老面孔在組裝而已
模組化的電源供應器,剛好昨天有接觸到
讓我發現要注意cpu跟顯卡上的電源插孔
6pin 8pin線看起來長的是有點像,但上面的標示不同,可能會有問題
像我cpu的接錯,就變成開不了機
有聽說顯卡接錯可能會燒,但希望是不要有機會遇到啦
我的話就是直播用,跟玩玩遊戲,頂多就是有想要剪片想要升級一下效能
所以配置有比較中高階一點
如果按照原來的配置
我是用i7+1050的顯卡
這次應該算是一個大升級吧
也是有猶豫很久跟選擇上的障礙
這個可以之後真的組起來了之後再來談
選擇的方向基本上就是挑自己喜歡的品牌
然後cpu選i5 i7 i9 或r5 r7 r9
世代別不要選太舊的(雖然可能會有優惠但可能會越來越買不到材料)
除非不介意2手材料的話
顯卡就是看自己能接受的預算跟螢幕
如果本來有的話盡量配合舊的螢幕
雖然說新的可能也是2000~5000有找
但能省一些是一些
節省一點負擔
畢竟錢也真的不算好賺
下次就是分享組好的樣子吧
明後天可能會去原價屋問問看宅配和相容性的事~